法官的被害人,副標"德國冤案事件簿",光看譯名就很容易令我聯想到,同樣以探究德國司法案件的書,由費迪南.馮.席拉赫著作的罪行、罪咎與誰無罪,想當然爾,席拉赫的書總是令我感到如同在觀賞犯罪電視劇一般的暢快,十分戲劇化又驚悚。於是我開始不由自主地期待這本"法官的被害人",不曉得作者會以什麼樣的方式來陳述這些德國冤案。然而這類的有前提式的期待,在我翻開第一章並開始閱讀時就消失無蹤,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類似看紀錄片的心情,就像我當時在新聞媒體上看到三死囚案(蘇、劉、莊三人)的感受相類似,那是你我都不得不去面對的議題,因為司法就在你我的身邊,一旦它出現了問題,人人都可能是下一個冤案的受害者。
作者Thomas Darnstadt,以個案分析的方式,帶領讀者透過刑事偵辦與司法審判的層層解析下,討論德國司法體系中,特別是導致冤案的問題。由於台灣目前的司法制度是師法於德國司法體系,因此作者在探究部分冤案的原因時,就像是在批判台灣目前的司法問題。其批判力道十足,而且經過仔細的邏輯推演,並配合個別案子的情形,提出支持的論證依據與誤判的原因,令人不得不佩服。
作者精心挑選了數宗冤案,由偵查、起訴、審判、判決、再上訴、定讞之種種環節,層層分析導致冤案的問題,並綜合討論德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判決實例,以及探究法官對於判決的根據,檢察官與警察之間的關係,鑑定人與證據的信賴度,著實為一本質量俱佳的著作。
然而一本書要傳達的訊息,最重要的還是要讓讀者能夠領略,才能見效。而這本書從第一頁到最後一頁都透露出"司法需要改變"的野心,因此用詞十分考究,也提出相當多的法學知識與論點,然而就因為這一點,這本書並不容易受到一般大眾的青睞,更遑論要能深入閱讀並了解這些問題點,甚至還要能進一步去改變司法體質。因此我比較推薦這本書給法律人、司法體系的執法人員(檢察官與法官),因為他們比較能體會在審判案件時所面臨的無形壓力,特別是在審判過程面對社會與媒體的聚焦,考驗案子屬於政治不正確時該如何判決的焦慮,對於這本書所提出的許多癥結點,比較容易有共鳴。
對於身為非法律人與執法人員的一般大眾而言,若只是想要消遣時間,閱讀這本書很容易會感到沉悶,然而若有心想要了解司法審判與誤判的讀者,這本書將是十分適合的參考書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